【新能源秘籍】——从河南速达获批看新能源资质申请

新能源纵横网,WWW.XNYZH.COM,时效最快的新能源汽车杂志网,低速电动车、高速电动车资讯一网打尽公众号:XNY77777



上个月底,饱受争议的河南速达获得新能源生产资质。一时业内哗然!

与之前的11家企业相比,河南速达的存在感很低,仅有的几条新闻也都是几年前的负面消息。但即使如此,这家企业依然获得了政府的批准,河南速达的成功‘过关’,从某种程度上证明了政府的态度——新能源产业审批的门槛降低。

无论是新能源车企还是传统车企,《意见》的出台都将把他们逼到悬崖边上,如果能通过新能源审批自然是海阔天空一片光明,如果不能,就只能闭着眼睛跳下悬崖了。对于即将挑战新能源生产资质这座悬崖的‘选手’们来说,能否找到飞翔的翅膀或是下山的拐棍是重中之重。申请资质的政策环境如何?申请资质到底有多困难?已经拿到资质的企业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让我们《新能源纵横》向粉丝们一一分析,希望对还在资质申请路上迂回曲折的同仁们,提供些许帮助。


从《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延伸开来

目前的新能源资质审核,其执行标准基于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签发的2015年第27号令《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来执行。《规定》这一政策属于对我国2004年《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补充和发扬,是汽车产业政策从“严格准入”到“宽进严管”的一次转型,目的当然是“放几条鲶鱼进来”,而对《规定》的分析和对获准生产者的特点总结,就能成为后来者的经验。

难点一:国内限定,整车车间


《规定》第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申请企业必须为国内注册的企业,同时具备完整的整车制造能力。规定中要求申请企业必须能提供完整的通过权威机构检测的自主研发车型,基于此,除了具备必要的团队和研发实力外,还必须拥有纯电动乘用车自主知识产权和已授权的相关发明专利。实际上,河南速达就是卡在这一步的检测而被耽误了数年


难点二:纯正的新能源血统


《规定》将申请企业限定为纯电动乘用车的制造企业,包括纯电动和增程式(具备外接充电功能的串联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任何以内燃机为驱动动力的汽车产品都是不在范围内的。大量传统车企早期受挫,就是在这一条上折戟沉沙。

对于传统燃油车企业而言,摆在面前的道路有两条:1是仿造江铃路线,通过收购成熟的新能源技术而踏足这一领域;2是学习奇瑞新能源和知豆电动,从主公司将新能源部门分拆出来,形成新的商业主体和研发机构。值得注意的是,曾经生产燃油车型,现在转而生产新能源的企业,除江铃外至今未见获得资质,而万向集团那种收购成套生产线的做法,反而有可能成功。


难点三:公正公开公平的信息平台


除了符合国家投资的相关政策法规,规定第四条明确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新建企业投资项目和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的监督管理。包括组织专家组进行评估,调研企业售后服务的履行情况,企业社会责任,并定期向社会公开等。

而这一条件对某些企业来说很难接受,尤其是将信息视为珍贵资源的外资企业,信息不够公开的中外合资企业中,只有国能新能源和敏安汽车通过企业内部改造,完成了这一条件,从而获准造车。


难点四:完整的技术研发和售后体系


根据“规定”第九条,申请企业需要提供必要的申报资料,包括但不限于能够证明整车及动力系统匹配、整车管理系统、车载能源管理系统等等。申报企业必须具备完整的销售和售后服务体系,并提供担保企业和经公证的担保期不低于5年的担保合同。在这一点上,互联网造车企业们遭遇滑铁卢。


联网造车新势力中,以乐视等互联网公司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虽然呼声很高,但互联网企业特有的宣传优势反而放大了他们技术不足的缺点,导致从资质评审委员会的专家到行业主管部门都对这些公司持谨慎的态度,进而造成这些企业的申请无门。


难点五:潜藏在规定下的产能限制


《规定》并没有明确限制投产项目的产能,只是要求新建企业建立完整的生产一致性管理体系,保证实际生产的产品与列入《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的产品相符。对企业生产未经许可或不符合标准的产品,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工业和信息化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一致性监督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但是,目前通过申请的企业中,年产五万台以下的企业占据了百分之六十七以上。只有北京新能源、奇瑞新能源和云度产能超过5万。


这和政府严格限制产能的政策相符,虽然政府层面强推新能源汽车,但大部分造车新势力将初始产能控制在5万辆的水平,反映了企业和审批两个层面对“独立的新能源资质仍是新生事物,需要更多观察”的谨慎态度


难点六:足够强大的投资规模


由于整车生产企业的批复,对于国内汽车工业的全局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根据规定第七条,新建企业的投资主体应按照《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管理办法》有关要求编制投资项目申请报告,并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提供投资项目申请企业的企业概况、基础能力、试制样车说明及证明材料,并严格按照试制样车技术要求执行。

这一条的限制实际上是对企业硬实力的考验,也就是项目投资规模和企业技术水平的考验。从投资角度来看,12家获得资质的造车新势力中,奇瑞新能源、万向集团、小康金康、前途汽车、敏安电动、NEVS,速达七家投资额在20亿以上,占58%;北京新能源、江铃新能源和云度汽车三家投资额在10到20亿之间,占比25%;小于10亿的只有长江EV和知豆两家,占比17%左右。

也就是说,虽然《规定》对企业的投资额没有硬性规定,但有资金实力,是向资质评审专家和主管部门证明自己的最好方式之一,特别对于此前完全没有整车经验的企业来说更是如此,除了技术要求外,较大的投资规模将更有利于通过审批。


纵横观点:综合以上分析,我们找出了一条有可能获准审批的申请之路。即完整的生产体系+纯正的新能源血统+较高的信息透明度+自主研发的研发系统+5W以下的产能规模+10亿以上的投资规模。希望这条从诸多失败者和成功者身上总结出的“申请之路”,能帮上更多的后来者,让新能源产业更加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