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国际氢能大会展现氢能产业创新突破:全球首款5分钟换氢重卡、自主加氢机器人、超长续航无人机及海水制氢装备集中亮相,彰显绿色转型新动能。我国氢能发展步入战略快车道,政策密集加码,《氢能中长期规划》确立产业定位,《能源法》明确其主体地位,"制储输用"全链条加速突破。
技术创新多点开花:交通领域,广州海珀特H49重卡以超千公里续航树立商用车标杆;制氢环节,电解槽技术迭代加速,山东烟台首座海洋氢氨醇项目启动实证;储运领域,地质储氢与管网输氢技术取得突破,全链条成本优化路径渐明。
"经济性是氢能规模化关键。"国家能源集团副总经理闫国春指出,需构建开放生态推动国际合作。院士干勇建议,通过规模化制氢、管网输氢、地质储氢三大路径系统降本。政策层面持续强化,国家能源局将完善项目管理规范,建立全链条标准体系;中国氢能联盟秘书长刘玮呼吁加快制定国家技术路线图,重点突破海洋氢能,打造近岸工业脱碳、远海能源枢纽、零碳岛屿三大场景。
数据显示,我国已建成全球超50%的可再生能源制氢产能,新疆、宁夏等地项目形成示范效应。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突破与政策协同,氢能有望在交通、工业、发电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成为能源革命重要支撑。
栏目索引
相关内容
相关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