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率过半 新能源汽车迎来“里程碑”时刻

这几天,汽车界都在谈论一个数据: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突破50%。与此相关联,话题“买燃油车的正式成为了少数派”一度冲上百度热搜榜第一位。许多业内人士表示,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以此为标志,中国汽车将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乘联会的数据显示,4月1日至14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51.6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2%,达到26万辆,全国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达50.39%。另外,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53.4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批发26.8万辆,新能源汽车批发渗透率达50.19%。

中国新能源汽车零售、批发渗透率双双突破50%,达成这一历史性节点,比许多人预估的要快。从2005年到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用了10年,市场渗透率才超过1%。2016年到2019年,虽然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提升加速,但也只达到5%。2020年是一个分水岭。这一年,我国政府制定了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提出到2035年实现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超过50%的目标。随后,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爆发式增长期,市场渗透率快速攀升,2021年达到14%,2022年达到27%,2023年达到33%。现在,4月前半月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突破50%,月度数据及今后几个月的数据都还有待观察,但业内普遍认为,依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表现,全年实现市场渗透率过半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大幅提升,“油电反转”速度超预期,原因何在?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两个因素尤为重要。

从政策支持方面看,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支持体现在多个方面: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企业进行关键技术研发,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和适用性;注重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加快完善充电桩网络布局,覆盖城市和乡镇;实施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购车补贴等优惠政策,降低消费者购车成本。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提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彰显了我国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决心。

image.png

从技术创新方面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技术研发能力上不断进步,助力新能源汽车发展领跑全球。我国新能源汽车之所以实现换道超车,关键就在于以科技创新实现动力变革和动能转换。比亚迪拥有刀片电池、CTB电池车身一体化等一系列领先技术,奇瑞自主研发的混动技术鲲鹏超能混动C-DM量产装车,长安汽车打造首个自主设计舱驾一体的“UNIBrain超脑中央计算平台”……日本专利分析机构Patent Result在其最新研究报告中提到,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企业累计提交了超过4.1万项专利申请,全球排名第一。中国自主品牌车企正是凭借各自拥有的核心技术,开辟了新能源汽车发展新领域、新赛道,积蓄了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当然,强大的市场需求、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的规模效应等因素也起到重要作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显示国内巨大的消费能力和潜力,而巨大的市场规模使得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具有规模效应,从而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从核心部件到整车制造和销售,再到基础设施建设,中国打造出较为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体系,成为中国汽车实现换道超车的坚强后盾。

image.png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突破50%这一重要转折点,是中国绿色交通和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显著标志。随着新能源汽车价格进一步调整到位,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性能、使用感受、用车成本等方面的体验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车市场驱动将更加有力,未来发展前景更加光明。

不过,跨过转折点,新能源汽车接下来的发展之路依然充满艰辛。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汽车产业仍处于“由大到强”的发展阶段。技术上,车用芯片、基础软件等方面还有明显短板;应用上,在一些区域和时段,消费者仍面临“补电焦虑”;回收上,目前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尚不够完善,能源再利用和环境污染问题亟待解决。因此,还要继续在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市场拓展、设施建设、回收利用等方面下足功夫,顺势而为、聚力而上,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更快、更平稳发展,并保持领先。

转自(中国质量报)